鱼跃蓟门丨二战提分30+考研上岸法大国际法:各科目详细备考指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鱼跃蓟门 Author 鱼跃法大团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作者本科五院四系,二战提分30+上岸法大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本文中作者对考研的时间规划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教训积累,二战期间也对自己的背诵方式、复习侧重点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同时提倡“以题带练”的学习方式。鱼跃法大百宝箱全新升级再出发,各科讲义均为现货,下单后将于3天内发货,现在购买可享限时拼团优惠价。点击文末“阅读全文”或扫描文中二维码即可购买,更多问题产品咨询,可添加饼饼鱼师姐。
一、个人简介
(一)基础情况
本人本科就读于某五院四系法学专业,英语四六级通过,雅思7分。一战初试成绩360分,二战初试成绩399分上岸国际法专业国际经济法方向。
(二)择校和专业定位
本人在择校时就将范围圈定在法大、对外经贸、厦大等学校。由于本科法学基础并不算十分扎实,并且法大的录取名额较多,信息也相对透明,最后选择了法大。
至于国际法专业的选择,本人并没有经过太多纠结。本人开始学习法学时就对国际法专业拥有比较大的兴趣,本科期间也多次选修了国际贸易法等课程。此外,法大国际法专业的分数线多年来波动也较小,因此我很早就选定了专业方向。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法专业三个细分方向中国际经济法方向竞争最为激烈。例如今年国经方向400+以上的多达5人,复录比也几乎达到2:1。在复试难以拉开分差的情况下,实际较为稳妥的上岸分数线实际应在390分以上。
二、备考指南
(一)时间规划
本人一战时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备考重心过于侧重法考导致成绩并不理想。一战期间,本人于6月左右开始专业课书籍阅读,进入8月中旬便开始全面备战法考。但由于这段时间没有进行专业课背诵,导致9月下旬重新备战考研发现自己几乎等于从头开始。本人于法考客观题结束后方才开始专业课的背诵,导致初试时才背诵了一轮半左右,一战初试成绩并未达到复试线,仅通过了法考。
因此,个人建议想要双考的同学谨慎安排复习时间,即便要复习法考也仍以专业课背诵为主线。法考属于通过性考试,花费过多精力对于需要双考的同学而言并不划算。并且选择法大国际法专业意味着需要准备8门专业课(法综5门和国际法3门),在备考后期压力极大的情况下容易崩溃而难以继续。
本人于2023年6月开始准备考研二战,初试期间利用滴答清单进行学习的复盘和时间管理,备考总用时超过1000h。其中,我从6月即开始背诵专业课,英语于8月开始练习阅读真题,9月开始练习作文,政治亦是从8月开始准备。
下述学习时长系利用app自带的番茄时钟进行计算,休息或上厕所等时间都被排除在外,因而较为精确。6—7月刚开始进入学习状态,此阶段每日学习时长约3小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通过记录可以发现,在以专业课背诵为主要任务的情况下,本人每日最长专注时长也只能达到6—7小时,再延长就会出现效率低下或影响后续复习心态的情况。
备考期间,我也曾因他人动辄10h+的学习时长而感到焦虑困扰,甚至陷入内耗。但实际上考研备考并不在于时长的多少,而在于稳定的、正向地积累和输出。切忌脱离自身实际制定计划,而是要不断根据自身状态调整规划和心态。简而言之,让计划和学习方法适合自己,而非让自己符合某个固定的模板。
(二)国际法专业课
1.初试准备
由于一战时已经阅读过课本和进行过背诵,本人在二战直接结合一战时收集的资料和笔记进行背诵,只有对不理解部分再行阅读了课本和查阅资料进行补充。至初试考试时,我完成了三轮左右的背诵,初试专业课分数130+。
但个人认为我在熟练度和知识掌握的全面上还是有所欠缺,其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希望能借此给需要“避坑”师弟师妹一些启发。
(1)背诵方式存在缺陷
对于国际法专业课,我先是将知识点通过幕布重新整理成一个个问答形式,并导入ANKI进行复习。一轮系通过幕布直接背诵,二三轮即通过ANKI重复,背诵顺序是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此外,为了更加体系化地掌握知识,我还利用幕布制作了知识导图。
私以为ANKI这一形式优缺点并存,其优点在于可以自动记录对每一个知识掌握程度并且在后期通过筛选牌组进行冲刺复习,而缺点在于中后期复习任务过重会使得ANKI的自动安排复习的功能实质被空置。此外,若使用传统的一轮轮的背诵方法,10月份左右考生往往会由于记忆久远且遍数过少而难以回忆背诵过的内容而感受到严重挫败感。
因而,我个人更建议采用一本一本地逐个攻破的方法。这一方法系参考b站up主欢乐葫芦丝提出的“葫芦背书法”而来,即对一本书先重复背多遍,在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再开启下一本书的背诵,如国际公法3遍-国际私法3遍-国际经济法3遍如此循环。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随着每一遍背诵所需的时长明显缩短,考生能够得到及时的正反馈,有利于保持稳定心态。另一方面,在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再使用ANKI来主动提取所学知识点,才能真正发挥出使用ANKI的优势。
但由于本人发现这一方法时已经是10月,这一方法更适合备考时间更为充裕的阶段,因而还是主要沿用了原有的背诵方法。所幸本人一战时已有一定基础,因而也没有在专业课上出现十分明显的劣势。
(2)对课本基础知识不够重视
由于一战时已经阅读过书本两次,我在二战过程中较少再在课本上花费过多时间。但法大的国际法专业课改分较松且竞争激烈,每年国际法专业课140+者不在少数,这就要求对课本知识的充分掌握。例如,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金融法、国际公法中的外空法部分,机构笔记往往省略大量内容,因而建议还是要以课本为主,全面复习。
此外,对于课本每个章节开头的引言和最后的课后问题都需要注重掌握,这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3)在热点问题上花费时间过多
本人在备考期间在搜集整理热点方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的基础复习和心态的稳定。此外,自行整理的另一问题即无法检验是否存在信息差。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课本和机构笔记的滞后性,这在国经方面尤为明显。此外,去年民诉法的修订和《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二)》的出台也要求涉外仲裁、涉外诉讼板块的学习与时俱进。
在新法的掌握上,需要掌握的包括新法的内容、新法与旧法的对比、产生变化的原因几方面。另外,在新法尚未生效的情况下,还需要注意把握在不同设问下的答题方向。例如,问根据“现行法律”就与直接问“xx制度的规定”有所区别。至于热点的掌握,考研辅导不失为不错的解决方法。但本人并不建议迷信机构,靠谱且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的辅导能够在专业课学习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缺乏更加体系化的学习
首先,需要注重把握同一概念在不同章节的内涵差别和联系。例如,备用信用证在货物贸易支付和国际金融法一章都有所提及,两者对比掌握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特性和其与一般的信用证之间的差别。
其次,通过书本阅读厘清同一章节不同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亦十分重要。例如,考生对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掌握往往不成问题,但谈到其共同的上位概念贸易救济措施时就往往说不出准确概念。而贸易救济措施又与WTO的基本法律制度和WTO消除贸易壁垒的宗旨密切相关。
此外,对于不同章节的关系也需要融会贯通。例如国际公法中,国家领土一章与国家的构成要素密切相关,而海洋法一章中的领海又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在背诵时,我往往是从一个个章节或从一个个模块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把握,因此当面对更具有灵活性或视角更大的问题时就可能会出现作答不清晰或不全面的情况。此外,理清不同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更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记忆。
2.复试准备
法大国际法复试主要包括专业课笔试和专业课面试两部分,而英语听力的形式这两年都没有再采用。
专业课笔试部分的题型与初试相似,但是题目深度上明显与初试题目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学术热点有一定掌握。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课笔试的题量很大,答题时间又仅有2个小时,在答题时需要根据分数比重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至于专业课面试,则包括一道中文专业题目和英文专业题目。相较而言,英文专业题目开放性较大且较为基础,但仍需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表述,例如反倾销、反补贴、牙买加协定等等。对于基础知识点,需要全面掌握其英文表述。例如对于倾销,需要掌握倾销的概念、构成要件、正常价值的定值等。而对于延申的知识点,仅需要掌握关键词的英文表述即可。
在初试过后,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国际法专业课上的不足,因此我在复试准备中选择了报班学习。由于是初试出成绩后才开始正式准备,因此我对于初试的基础知识点只背诵了一遍。此外,我还报了一个自己找的非机构师兄的热点提升的课程,由师兄师姐出题,每天练习2个中文和2个英文题目并且由其进行批改。对于这些做过的题目,我将其统一整理并在复试前对其进行了背诵,个人认为这对于我的专业课学习大有裨益。另外,在复试前我也进行了一次笔试及面试模拟。
(三)法综专业课
本人两次考研法综专业课成绩都并不十分理想,故也不在此班门弄斧谈论取得高分的技巧了,在此仅分享两年备战过程中的踩坑经验。
一是切忌把“读懂”当作掌握。本人在复试期间花费了大约2个月时间阅读了法综课本,然而在开始背诵专业课时我仍感觉几乎是从零开始。由此可知,“读懂”和能够熟练地输出之间差距极大,阅读本身并不能有效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单纯的阅读在知识输出的效率提升上是远远比不上背诵。当然,掌握知识的方式不仅包括背诵,但考试的形式决定了背诵不可替代。而法综的背诵量又极大,因此个人认为更应在初步理解基础上尽早开始背诵,而不是死磕书本。在背诵中理解,反而在体系和知识的把握上更加牢靠。
二是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体系性、时效性。近两年的法综题目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考察新法和考察方式更加多面。对比专业课二而言,法综知识点更为基础,整体难度不高。因此,在把握传统重点的基础上,建议留意新法的修改和对于历年真题的不同题型(尤其是案例题)的练习,以保障法综分数不至于偏低而拉低总分。
三是要合理安排背诵顺序。本人在一战备考中总会因为无法做到“全面背诵”而感到十分焦虑,尤其是对于背诵量较大的民法和刑法这两门。但实质上即便只以魔方笔记为参考,要做到完全的“全面背诵”,在需要同时准备国际法专业课的情况下也是不太现实的。此外,花费过多精力在冷门或者较偏考点上,在民刑两门本身分数占比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性价比也极低。因此个人认为更合理的做法是要区分必考/传统重点、次重点、热点、冷门考点,对于不同知识点达到相应的掌握程度即可。
在背诵每一章节时,对于必考重点应当优先掌握并反复背诵,尽可能准确完整表述。建议在备考期间即对往年真题考过的考点进行标注,考频较高的点再次考察的可能性亦较大。例如,今年民法考察了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而合同解除制度在历年真题中就被反复考察过。对于次重点和热点,即要在掌握必考重点的基础上掌握,尽可能地提高熟练度。对于冷门考点则只需要掌握关键词或者框架即可,以提升效率。在冲刺阶段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更应该把时间分配给前两者,对于冷门考点则可以考虑有选择地放过。
以民法为例,从考察频次来看,民事法律行为、代理、物权、债权、合同等章节应是重点章节,应花费较多精力反复背诵。同时还要注重把握这些重点章节的重点部分,如代理一章中的狭义无权代理、表见代理、滥用代理权、代理权授予与其基础关系。对于次要章节但曾考察过的知识点也要重视,例如“诉讼时效届满后的效力”这一知识点。至于较冷门考点,如人格权一章,则主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内容即可。
(四)英语
本人英语基础较好,六级600分以上,一战英语73分,二战英语86分,因此本人在英语备考方面的经验可能并不完全适配于基础一般的同学。
首先,在单词背诵方面,由于一战时我已经将单词书背过两遍以上,我在二战时并没再花费时间背诵单词而是直接开始阅读训练。对于少数生词,我选择了通过练习阅读真题来学习尚未掌握的词汇。但是对于生词较多的同学来说,单词基础还是重中之重,需要予以重视。
其次,在阅读方面,我认为“以题带练”方式对于阅读而言还是较为有效的。我采用的练习方式是对历年真题进行精练,然后再结合B站up主Eli田瀚博的历年英语阅读进行精读和分析,然后把笔记直接记录在试卷上。之后再做下一次阅读时,重复朗读自己的笔记和做过的阅读。个人认为,在对于每一篇真题阅读的情况仔细剖析并充分吸收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二刷阅读。练习初期,我对全篇文章都进行精读,后期则仅对错误选项部分进行精读以提高效率。对于阅读中的长难句,Eli田瀚博的语法课视频时长大约3小时,个人认为非常基础和细致,适合英语语法快速入门和复习。
最后关于英语作文,我两年都采用的是“鲤的英语”的作文课程。其主要优势在于在提供模板的同时教授分析题目的思路,而审题正确是作文写作的基础。除了学习作文课程外,我还利用历年真题和各种模拟题进行了10多次的大小作文写作训练。一方面,通过训练和对照答案保证审题正确。另一方面,使得自己能够在应对新的题目时形成肌肉记忆,熟练运用背下的写作模板。对于作文的用语,我认为不应拘泥于华丽的词汇或复杂的从句表述,正确的表达才是核心。由于并没有购买英文作文批改的服务,我还使用了Grammarly这一软件来检查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力图在审题正确的基础上拿到一个中上的分数。
至于其他题型,由于法大专业课背诵压力极大,我认为在此花费过多时间边际效应过低,因此并没有花费很大的精力。对于七选五和完形填空,我都只练习了大约5年的真题并根据参考答案进行分析,主要起到的还是锻炼题感的效果。由于基础较扎实和在阅读练习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积累,在这些部分也并未过多失分。
(五)政治
相较于一战,我的政治成绩提升了12分(74分),且也并未花费太多精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采取了“以题代练”的学习方式。一战备考期间,我曾花费大量时间系统地听名师课程,但这一方式并不能够让我高效地记住知识点,反而在备考时间紧张的后期造成了更大的焦虑。因此二战时我转换了学习政治的思路,大致思路如下:首先,听考研up主的速成课,初步了解内容。其次,直接刷1000题并修订。对于无法理解或难以记忆的部分,再看课或其他资料进行补充。最后,对于属于记忆性题目,则统一记录在一起,在随后的1—3天内反复朗读复习。
2.灵活采用记忆口诀。由于主观题难以拉开分差,在政治上得“客观题”者得天下。但这不意味着需要对政治的知识点记忆到像专业课一样的精准的程度,而是只需要能够在选项中选出正确的即可。肖八出来后,我主要是听B站up主苏一说了的B站教程进行知识点记忆,通过关键词总结、知识点一一对应等方法提高对知识点的熟练度。
3.反复刷题加深印象。每年,市面上多个老师都会推出政治模拟题,但个人认为贪多嚼不烂。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与其追求广度,不如追求准确性。我在备考期间主要通过刷题小程序进行政治刷题,利用空闲时间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其中,初试前1000题我刷了大约2遍,对于错题和掌握较差的章节也进行了复刷,而对肖八肖四也在上考场前刷了约3遍。
对于主观题,我仅仅背诵了肖四肖八。在准备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认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对于背诵材料,没必要追求完全精确,而是尽可能地把得分点的框架和知识点迅速记忆下来,保证有话可说。
三、心得体会
回顾备考的日子,更深切地感受到的是,最好的备考并非“悬梁刺骨”式地与自己对抗,而是要遵从自己的能力、状态等各方面使自己在考试中尽可能地取得高分。个人认为,要实现“最高效率”离不开以下几点:睡眠、体能锻炼、心态调节、饮食。
(一)睡眠
何谓真正的休息?每日高强度的专业课背诵后,娱乐向的视频和信息量较大的书籍都会使得大脑继续高速运转而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从个人经验来说,各种形式的娱乐都无法像睡眠一样充分补充消耗的精力。与其强打精神低效率地学习或者用娱乐来麻痹疲惫的精神,不如直接睡觉来补充精力。
考研期间我还出现了入眠困难的情况,这在考研人中也并不少见。个人曾使用蒸汽眼罩并练习冥想,这些方法都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此外在入睡前,最好避免继续接受太多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视频、书籍、游戏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得本该休息的大脑继续保持活跃状态,影响正常睡眠。
部分考研人会采取在入睡前回顾专业课或者政治知识的方法,以加强记忆。经过亲身实践,我发现这一做法的确有利于加强短期记忆。但个人认为这一方法应建立在不影响正常睡眠的基础之上,如果因为要加强记忆而导致自己陷入背诵的焦虑或者难以入眠,最终导致睡眠不足,对于长期效率而言是更加不利的。
(二)体能锻炼
长时间的备考很容易使人产生体力上的疲惫,若加上缺乏锻炼,备考后期就很容易出现体能不佳而难以保持长时间高效学习的问题。此外,颈椎或者其他肌肉酸疼的问题也会产生不适感,影响健康状态。
本人在备考期间就出现了明显的颈椎问题,一战备考法考期间还曾因为长时间地低头而产生了眩晕等症状,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我在二战期间就格外注意这一问题,采取了各种方式缓解。例如,利用肩颈按摩仪和每日进行肩颈拉伸活动。此外,我还利用电脑支架以使学习时视线尽量跟屏幕平行,并且适当采取站立学习防范久坐带来的危害。在日常锻炼方面,我采用的是在B站上跟练跳舞的方式,以保证每周有一定的运动量。个人认为,在锻炼上不必拘泥于形式,任何能够让自己坚持下去的运动都可。
(三)心态调节
考研过程中的备考心态调节十分重要。个人认为,短则几月长则一年的备考意味着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态崩溃几乎是每个考研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我认为,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备考过程缺乏正向反馈机制,另一方面则是在高压状态下考研人往往做出不合理的规划或者灾难化某些错误行为的后果。
首先,备考中不存在公开统一的模考,因此考研人很容易因他人或网络片面的信息就对自己的复习进度或者掌握程度产生焦虑和恐慌。而这种焦虑本质上是信息的不透明导致的,即对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清晰和有竞争关系的他人之间有多大差距的不明晰。由于后者难以解决,因此应着重减轻由于前者而产生的焦虑。个人认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包括参与模考客观检验水平、可视化背诵速度和进度以及进行每日复盘等。
其次,对于因不合理规划和灾难化行为的后果而产生的焦虑,我认为有以下解决方法。
一是要为自己的计划规划缓冲期或设定试验期,即在制定计划时首先预留好多余的时间,或者先尝试按照某规划行动一周看看实际效果再调整计划。二是学会接受自己状态和能力的极限。我曾连续两周每日都在每日反思中记下“今天又浪费了两个小时”。然而实际上,每日6—7小时已经是我当时学习状态的极限,盲目地提早起床时间或延迟睡眠也难以改变这一点。即便这两个小时我没有“浪费”,我也难以把它花到专注学习上。与其日日为此感到焦虑,陷入自责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倒不如接受这一事实,反倒能够更加坦然地休息和专注于学习。三是要认识到一时的懈怠或者错误并不会直接导致考研失败的后果,但因此而止步不前则可能会。因为采用不合适的学习方法或者不合理的规划而“踩坑”几乎是每个考研人的必经之路,但正因为错误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备考方式。所以,不必过分担心因此而浪费的时间,你的对手大概率也曾因为这种那种的原因而“踩坑”。
(四)饮食
备考期间,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渴望吃高热量高糖食物并且不由自主地过量摄入食物。然而这类食物仅能够暂时地缓解焦虑的情绪,而随之而来的血糖迅速升高会让我在后续的备考过程中感觉到明显的困倦和注意力难以集中。此外,与饱餐相比,6至7分饱的状态下我的专注力不会受到明显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减轻肠胃负担。
此外,个人建议,备考期间对于咖啡的饮用也要适量。这不仅仅是因为要防止其影响正常睡眠,还因为咖啡因过量摄入会使人过度兴奋,进而难以保持专注乃至损害健康。
四、结语
在备考过程中,孤独、枯燥、焦虑皆是人之常情。此时无妨多给自己一些包容和谅解,而无需在痛苦的基础上对自己过分苛责。尽人事,听天命。无论结果如何,考研并不能定义你的人生。一场考试的失败并不能否认你的潜力和努力,也不会在根本上阻碍你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从概率上看,努力却无法达到期望的目标才是人生的常态。面对生活的翻滚汹涌,我们有时只能看到目之所及的浪头,忘了本来就不存在一直踏在浪上的人,只有浮浮沉沉模糊的身影,迷糊地有时还以为自己站在岸上。
最近流行“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这句话,但我想在这个瞬息万变且竞争加剧的时代里,或许本就不存在清晰的轨道,我们都只是拿着前人破烂的地图跌跌撞撞。
法大考研系列精华推送
25法大法学考研十三科百宝箱发布:考试导向,需求至上丨鱼跃蓟门鱼跃蓟门终上岸,策马扬鞭自奋蹄|恭喜鱼跃法学24届考研学子上岸法大
鱼跃法学讲义有奖纠错征集帖:小鱼心细谨,感谢意深沉丨长期有效
一战考研专业课140+上岸法大法职:选择和努力一样重要
二战考研提分50+上岸中欧民商:心态决定成败
双非双考一战上岸法大刑诉:分化目标,步步为营
二战上岸法大民诉法经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一战401分考研上岸法大法经——拖延症患者的万字自救指南
双非二战考研上岸法大知产提分60+经验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公共课双80+,二战双考上岸法大刑法: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法大环境法考研413分万字复盘经验贴:路虽难捱,但请静待花开
英语80+一战双考上岸法大经济法方法论:流水不争先
考研一战双考上岸法大宪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精品学科